加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现场推进会发言摘登

发布时间:2018-01-22 责任编辑:王思乂  来源:中国教育报 

统筹推进思政课课程教学和师资建设(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

北京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根据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年”工作部署,聚焦问题,精准发力,攻坚克难,全面提升,统筹推进课程、教学和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打赢提高思政课质量和水平的攻坚战。

整体化布局,着力构筑思政课建设大平台。一是全面部署推动。坚持从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政治高度抓好思政课建设,以首善标准不断强化支持和保障。市委印发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施意见,推出了一系列硬举措,统筹推进课程建设。二是拓展课程体系。在办好思政课必修课的基础上,创办“名家领读经典”市级思政课,2017年下半年开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等5门课程,组织近百位理论名家围绕“治国理政”“理论创新”“全球治理”等重大主题,为2000余名选课学生系统授课,同时安排青年教师担任课程班主任、组织学生研读经典等,培养了一批理论骨干。三是深化“三进”实效。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力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第一时间组织专家编写《党的十九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建议》,建立“市级示范+校级协同+校内集中”三位一体的教师备课机制,市级层面组织了500余名一线教师集体备课,组织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把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融入课堂教学之中。

精准化改革,着力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一是强化听课调研,全面掌握教学“家底”。按照教育部“大调研”要求,组织近200位领导、专家深入各高校一线课堂集中听课千余节,形成书面报告百余份。健全老干部、老教师担任教学信息员机制,每学期组织近60名信息员开展常态化听课400余节。二是强化改革驱动,着力突破教学“瓶颈”。设立20个思政课教学改革示范点,以3年为周期,对每个示范点每年支持经费20万元,推动学校从学科、教学、师资、协同等方面综合改革,强化思政课在教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三是强化资源统筹,不断提升教学“口碑”。把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结合起来,以首都发展的生动实践增强理论说服力,编写《大国之都》《首善北京》等教辅读本,举行思政课社会实践优秀论文评选,广泛开展大学生讲思政课活动,组织150余名博士生和千余个“学习小组”在思政课教师指导下,深入基层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党的创新理论的认识。

贯通化培养,着力增强思政课教师能力。一是健全进阶式培养体系。针对青年教师基本功较弱等突出问题,制定思政课教师队伍培养规划,遵循教师成长规律,建设阶梯状培养机制。二是建立开放式支持平台。在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建立北京高校思政课教师培训基地。建设思政课“开放研修平台”,组织教师网上选课、现场听课、课后评课,每学期人均听课超过20学时,开展互听互学互评,变集中培训为自主进修。举办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比赛、青年教师发展论坛,帮助教师练好基本功。三是营造立体式发展环境。实施“铸魂工程”,每年组织思政课教师到革命老区、经济开放地区学习实践,组织他们到党政机关挂职锻炼。为百名思政课名师、骨干教师拍摄人物肖像,大力宣传优秀教师、师德典型、教学经验,形成良好舆论氛围,展现思政课教师的精气神。广大教师表示,教书育人的自觉性和使命感提升了,站讲台的信心和底气更足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长沙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