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理论·文化·实践: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的三重维度

发布时间:2023-06-19 责任编辑:吴国龙  来源:光明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胸怀天下”是其中之一。坚持胸怀天下,也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积累的十大历史经验之一。这一立场观点、价值取向,致力于回答和解决“建设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这一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它是我们党坚持问题导向,回答时代之问、世界之问的最新表达。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从理论自觉、文化自觉和实践自觉三个维度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总结,对于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坚持胸怀天下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理论自觉

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在马克思的青年时期,他便立志于全人类的解放事业,以“天下为己任”。1835年,17岁的马克思在中学毕业论文中写道:“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正是这种崇高的职业理想让马克思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指引下,不断思考和探寻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性规律。在马克思生活的时代,人类社会开始从几千年的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生产力的巨大提升,深刻改变了人类历史的走向。马克思和恩格斯敏锐的捕捉到世界历史的发展潮流,他们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预见性的指出:“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今天,人类的历史早就成为世界历史,各个民族、各个国家越来越紧密联系在一起,越发休戚与共、唇亡齿寒。

没有坚持胸怀天下的理论高度,就无法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尽管诞生在一个半世纪之前,但由于它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被历史和实践证明是科学的理论,在当今时代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依然是指导我们共产党人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

坚持胸怀天下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自觉

文化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区的人民基于各自历史、文化和生产、生活需要,创造出了丰富多彩和千姿百态的多样化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中国文化尊重并认同文化的多样性,文明的多形态。孟子讲“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从哲学上塑造了中国人看待世界的态度和方法。在尊重和承认差异的基础上,我们提出君子“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协和万邦”,这就为坚持胸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中国古人的天下观,是以文明为基础的。正如英国学者马丁·雅克所说,中国不仅仅是一个民族国家,它是一个文明型国家——如果不能理解这一点,也就无法真正理解任何有关中国的问题。《论语·子罕》记载:“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在华夷之辨上,孔子坚持以文化作为评判的标准,而非以地域、民族等。韩愈《原道》讲:“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正是我们对文明的开放、包容态度,中国人的天下观,是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文明情怀。

坚持胸怀天下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征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实践自觉

以鸦片战争为界限,近代中国在西方列强的入侵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巨大贡献的中华民族被无情地蒙上了肮脏、落后的阴影,甚至一度面临亡国灭种。

“历史不应该是记忆的负担,而应该是理智的启迪。”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近代惨痛的历史记忆,给我们党、国家和人民留下了深刻教训,同时也启迪我们重新思考人类文明的发展路径。经历改革开放,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大大提升,有些西方学者和国家,对中国的崛起充满着担忧,认为中国“国强必霸”。但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践的历程恰恰证明,中国的崛起决不是走“零和博弈”的老路,而是靠着十几亿中国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得来的,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与世界勤劳努力的各国人民一起拼搏的结果。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共产党关注人类前途命运,要“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的实践自觉,彰显了我们党和国家的国际担当与世界情怀。

(作者:吴国龙,长沙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历史学博士。)

[ 责编:邱晓琴 ]

来源:光明网2023.06.19

链接:https://share.gmw.cn/difang/hn/2023-06/19/content_36640007.htm

长沙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所有